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如果你有一台时空穿梭机,你想要去哪儿?
数字考古
跨越美的历程
常设展策展人同时也是第一单元总设计王泊乔先生选择用时空穿梭机这一概念,用屏幕重演了古老的岩壁、陶器、青铜器、竹简、绢、布、纸、屏幕等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媒介和科技的历史变迁,但并非简单的数字化,而是将绘画、文字等视觉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和重新创作,以数字艺术化的方式将“美”这个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进行多元性深度数字化转译,将屏幕作为入口,带领观众坠入人类文明和媒介共同演进的历史时空。
时空穿梭机重现了媒介进步释放人类创造力的历程,面对ChatGPT等智能科技的进化速度正不断冲击着人们想象和认知的现实,人类对爱、美与创造不变的追求更显珍贵。时空穿梭机这件作品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跨时空的宇宙视角,人类可以站立在更为浩瀚的时空维度,回溯过去媒介进步对人类创造力的释放,驻足观望人类从过去到当下所取得的成就,诠释文明演进与媒介进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感知自远古以来铭刻在我们基因中对爱、美与灵感的向往。
融贯东西
化身一日大师
DAC创作团队以屏造境,借助视、听、触等多觉交互手段唤醒观众多感知能力,营造一个融汇东西方文明成就的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让观众带着好奇心和未知感,化身一日大师,通过史前岩画、远古陶艺、青铜纹铸、竹简丛林等数字艺术化的展项,在具身互动中体验美跨越时空的奇妙历程。策展人王泊乔先生意图让观众藉此体验与远古艺术家平行对话,唤醒人人可以创造的自信心与自由心。
01. /ONE/ 时间机器
时间机器是整个展览的入口,由一个日晷装置和一段关于时光穿梭的沉浸式影像组成。意在营造一种非现实感的、神秘感的,同时又凝聚东方美的氛围,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穿梭历史、多觉体验、展望未来的,想象力的空间。
02. /TWO/ 史前岩画
随着时间机器,观众便穿越到了史前岩画,史前岩画以动态影像的方式呈现了东西方早期文明的岩画符号,影像投影在墙面模拟人与岩画的关系,当观众向前伸手,就像是在洞穴中举起火把的远古先民,墙面上轮廓夸张、形象质朴的造型便会逐一点亮。时间与空间这一瞬间,回归人类文明的初始,将我们与远古联结。
03. /THREE/ 远古陶艺
陶器的纹样代表了古代装饰艺术的高峰,展项远古陶艺对远古陶艺的装饰手法和内容进行了数字化转译和创意设计,呈现为了三件可感可玩的数字艺术作品,分别是陶纹海洋、陶纹穿越和人面陶纹。
陶纹海洋
从古朴、纯粹的动物纹样再到简练、概括的抽象图形,陶纹随着时间的流淌而不断演变,中国古代的陆地文明与古希腊的海洋文化在此相遇交融,一尾小鱼游淌于纹样海洋,陶纹海洋生动有趣的演绎了东西方陶艺纹样的变迁。
人面陶纹
鱼儿在陶纹海洋里不断游动,跃入了人面陶纹,化为了人脸上的鱼纹。这一构思来源于史前的“涂面文化”,对远古时期的人类来说,“纹身”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代价是忍受皮肉之苦。本作品将东西方祭祀文化巧妙结合并在拍照场景中再现,让观众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媒介,“身临其境”地体验史前文明狂野、粗放的表达与神秘符号的魅力
陶纹穿越
人面陶纹来源于史前的“涂面文化”,对远古时期的人类来说,“纹身”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代价是忍受皮肉之苦。本作品将东西方祭祀文化巧妙结合并在拍照场景中再现,让观众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媒介,“身临其境”地体验史前文明狂野、粗放的表达与神秘符号的魅力
04. /FOUR/ 青铜纹铸
青铜器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祭祀礼器,是祭祀者与鬼神之间沟通的媒介,青铜纹铸这一展项通过京东方百变屏和透明屏来展示青铜器纹饰独特的艺术魅力。
青铜宇宙采用了从商代到东周6种比较有趣味性的青铜器型,囊括了6种主流纹饰——饕餮纹、龙纹、鸟纹、蟠螭纹、夔龙纹、鸮纹内容作为视觉元素进行交互创意,青铜纹样的零部件在百变屏上像金色的星星一样散落在黑暗的青铜宇宙中,观众点触之后利用其中纹饰图形逻辑提取出简化的图形结构作为交互路径,让观众跟随描绘的过程中感受青铜纹饰创作逻辑及剪影构造,了解纹样背后的文化和知识。
青铜纹铸展厅
青铜宇宙采用了从商代到东周6种比较有趣味性的青铜器型,囊括了6种主流纹饰——饕餮纹、龙纹、鸟纹、蟠螭纹、夔龙纹、鸮纹内容作为视觉元素进行交互创意,青铜纹样的零部件在百变屏上像金色的星星一样散落在黑暗的青铜宇宙中,观众点触之后利用其中纹饰图形逻辑提取出简化的图形结构作为交互路径,让观众跟随描绘的过程中感受青铜纹饰创作逻辑及剪影构造,了解纹样背后的文化和知识。
青铜宇宙
铜纹之谜以实物展陈与京东方透明屏相结合的形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数字交互体验。观众通过触摸透明屏中的青铜文物,便可以触发互动,通过“铭”“赏”“纹”三种方式探索文物,透明屏上的影像将叠加在实物上动态演绎铭文和纹饰的演变历程,360度多角度观看文物造型和纹铸细节。
铜纹之谜
05. /FIVE/ 竹简森林
竹简丛林为一个由反射材料搭建的镜面空间(四面为镜面材料),七根细长条双面屏空间中错落排布,模仿我国特有的记录文字书写的载体——竹简,观众走到竹简前方时会触发散落在竹简下方的偏旁部首,它们会像有生命和灵魂一样跃动起舞组合成郭店出土的《道德经》母本经典语句,竹简上的字体从小篆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熟悉认识的隶书、楷体,展项整体以动态化的方式体现中国传统简牍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活力。
06. /SIX/ 绢布色变
绢布色变是一个由两个圆形画框和三块方形画屏组成的绘画艺术交互体验空间,画框展示了西方布面油画和东方绢画,画屏通过屏幕底纹和交互程序模拟了油画与绢画的笔触肌理,观众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涂抹,激发创造的自信心,感受自由创造的乐趣,体会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神韵”在不同传播媒介中的交融碰撞。“留白”是绢布色变重要的设计理念,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展项受到众多小观众喜爱的原因。
07. /SEVEN/ 纸上乾坤
纸上乾坤由一条长达10米的拼接屏幕组成,屏幕内容为“时间的墨迹”影像。墨迹影像运动状态将与观众运动实时呼应,以观众的在场为“笔”,实现水墨与纸质媒介的完美融合。交互的媒介变为观众的肢体,观众化身水墨创作者,通过行走、挥手、舞蹈……就绘出了一幅水墨作品。
08. /EIGHT/ 像素之门
像素之门在时空穿梭机中衔接着“过去”与“现在”,它由象征着屏幕结构的偏振膜、液晶、彩膜等6层门形亚克力叠加构成,并用具象化放大的艺术手法呈现了图像中的最小单位——“像素”。观众将化身屏内世界的“访客”,进入像素之门,沉浸式感受显示屏“影像”之光的形成过程。
09. /NINE/ 时空之窗
时空之窗是一个策展式屏幕艺术装置,策展人王泊乔主观选择了1960年至2022年间十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片段构成,包含本·拉博斯基(Ben F.Laposky)、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卜桦、缪晓春、费俊、洪强等中外艺术家的作品掠影和简介。装置与入口的时间机器形成了呼应关系,穿过像素之门,观众再次穿梭时空,进一步了解数字艺术发展的历程以及感受其艺术魅力。
10. /TEN/ 时序之羽
时序之羽由20块柔性屏构成,屏幕如羽毛般轻盈灵动,组成了一个莫比乌斯环的形状,莫比乌斯环没有开始与结束,象征未来的无限可能。屏幕画面从浩瀚的宇宙星空演变为轻盈柔美的羽毛,再幻化为抽象粒子,浩瀚与渺小,厚重与柔软,万事万物在时间的序列中不断运变发展,不变的是人们心中对美与希望的渴望。
灵境-未来灵感世界 常设展
出品方:苏州创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建设/运营:京东方艺云
展览地址: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数字艺术馆
展览时间:长期
第一单元时空穿梭机策划与创作团队
DAC中数艺
总设计/艺术总监:王泊乔
制作人 杨小扬
设计总监 刘陶
项目总监 徐盟皓
策划 齐翊帆
项目经理 王靖媛 王禹
视觉/装置设计
罗稀 张染青 肖睿文 王靖媛 徐思懿 王可鑫
鸣谢艺术家
卜桦、缪晓春、费俊、洪强、田渊、卢杉
动画制作
刘玉栋 刘晨辰 张晓兵 赵剑敏 梅丰鑫 张志宇 肖毓强 李根 于晴 金远溪 张季锋 邓雷 劳丽妹 何娅娅 唐悦 侯凡俗
交互程序 赵阳 王锐 徐宝龙 苏敏 崔泰
音乐监制 刘陶